生活在文化交匯點的挑戰與機遇—提升跨文化溝通與能力的實用指南
- Dr Tiffany Leung
- 3月31日
- 讀畢需時 8 分鐘
在國外生活令人興奮——但並不總是容易

無論您是剛剛移居國外,還是已經在跨文化環境中生活和工作多年,您可能會發現自己在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中面臨意想不到的挑戰。也許您在與來自不同文化的人互動時感到緊張,或者您會發現內心的衝突——在嘗試保持開放的心態時,卻感到沮喪、被誤解或孤立。
如果您正經歷這些感受,您並不孤單。這些情緒是跨文化溝通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我們有方法幫助您更清楚地理解所發生的事情,並從中成長。
👉 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移民在文化適應與心理健康中的關鍵影響,您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移民與心理健康:文化適應如何影響你的身心健康》。
這篇文章將為您提供支持。我們將一起探討您為何會有這些感受,並分享如何提升跨文化溝通與能力,幫助您與周圍的人建立更深刻的聯繫。
什麼是跨文化溝通——為什麼有時候會覺得困難?
跨文化溝通的核心在於我們如何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動和建立聯繫。表面上看,這似乎很簡單:只要尊重和保持開放的心態。但在實際操作中,它可能會更為複雜。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帶著假設、偏好和無意識的偏見,這些因素塑造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這些偏見源於我們的成長背景、文化規範和個人經歷。它們影響我們的溝通方式、我們如何解讀他人所說的話,甚至影響我們重視的事物。
當我們身處一個新的文化環境中時,這可能會導致內心的衝突。一方面,我們希望適應並擁抱差異,但另一方面,我們可能會感到不舒服、困惑,甚至產生防衛心理。

您所感受到的(情緒)是正常的
感到矛盾並不代表您做錯了什麼,這正是人類的自然反應。許多在國外生活的人會在故鄉文化和新文化之間感受到拉鋸。這種經歷可能引發文化衝擊、孤獨感,甚至讓人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
了解背後的心理過程,有助於您以更有覺察 (self-aware) 和自我關懷 (self-compassionate)的方式渡過這段經歷。
了解跨文化溝通之心理學
跨文化溝通之所以具有挑戰性,是有原因的。正如社會心理學家Geert Hofstede在他的《文化維度理論》(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 中所解釋的,文化在核心價值觀上存在差異——例如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或人們對階層和不確定性的舒適度。這些差異影響著人們的溝通方式、決策過程和人際關係的建立。
我們的文化假設 (Cultural Assumptions) 如何塑造我們的互動和經歷衝突
當我們跨文化互動時,經常會遇到這些差異與我們的預期發生衝突的時刻。這可能會產生刻板印象、誤解和內心衝突。
您可能會發現自己在想:
“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 “我是不是不自覺地失禮了?” “為什麼這麼讓人疲憊?”
這些想法很常見——它們是我們的大腦試圖理解不熟悉情境的結果。認識到這一點是建立跨文化能力 (intercultural competency) 的第一步。
霍夫斯泰德的模型提醒我們,深植於文化中的價值觀塑造了我們的行為和溝通方式,這往往是在我們未曾察覺的情況下發生的。當這些文化規範發生衝突時,可能會引發沮喪、困惑,甚至是退縮。
跨文化能力(與溝通)如何幫助您適應(並減少困惑感)
跨文化能力是指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有效且適切溝通的能力。這不僅是知識層面的問題,更關乎在文化差異中建立真誠的聯繫。
根據米爾頓·班奈特 (Milton Bennett) 的跨文化敏感度發展模型(DMIS),我們通過從民族中心主義 (Ethnocentrism) 的視角(將自己的文化視為中心或“正常”)轉向民族相對主義 (Ethnorelativism) 的視角(將文化差異視為有價值且有效的)來成長。這一轉變幫助我們從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走向好奇、理解和適應。
邁向跨文化成長的實用步驟: 您可以做什麼
您可能會想:“好吧,那麼我實際上能做些什麼來讓這一切變得更容易?”
以下是一些實用步驟,可以幫助您發展跨文化溝通技巧,並在國外的生活中感覺更有根基。

1. 無評判地 (without judgment) 認可您的感受:
感到沮喪、困惑甚至怨恨是正常的。注意這些感受,但不需要對自己做出評價。它們是適應新文化環境的一部分。
2. 反思您的假設:
思考您在互動中帶入的個人期望。問問自己:
我是以什麼文化視角來看待這一切的?
是否存在另一種有效的方式來處理這件事?
3. 帶著好奇心聆聽:
將評判轉為好奇。與其想著“這是錯的”,不如試著問:“這很有趣—在這裡是怎麼運作的?”
4. 了解文化規範 (cultural norms),但保持靈活:
像霍夫斯泰德 Hofstede 的《文化維度 Cultural Dimensions》或艾琳·梅耶 Erin Meyer 的《文化地圖 The Culture Map》等框架提供了有益的洞見。但請記住:人們遠不止於文化分類。
5. 練習同理心 (Empathy)和靈活性:
跨文化能力並不是要做到完美,而是在面對文化差異的瞬間保持開放、適應並尊重。
正如達拉·迪爾多夫 Darla Deardorff 的跨文化能力金字塔模型 Pyramid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所示,跨文化溝通的基礎是尊重和開放。在此基礎上,我們會發展出主動聆聽、換位思考和同理心等技能。這些幫助我們以有意義且尊重的方式與差異互動。
心理治療如何幫助您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
在國外生活和工作,不僅會挑戰您的溝通技巧,還可能動搖您的身份認同感與歸屬感。您或許會在不同文化之間感到拉扯,不確定自己屬於哪裡,或因持續適應而感到身心俱疲。這些都是常見的經歷——而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您逐步克服這些挑戰。
作為一位在跨文化溝通領域有經驗的心理學家,我致力於幫助個人在文化適應與身份轉變的過程中找到方向。無論您正在經歷文化衝擊、感到被誤解,或希望提升自己與不同文化建立聯繫的能力,心理治療都可以成為支持您的力量。
👉 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文化在情感健康與心理治療中的關鍵角色,您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文化回應心理治療:跨文化心理健康支持》。
在心理治療中,跨文化成長是如何呈現的:
✅ 探索您的文化身份
✅ 理解內在衝突並賦予其意義
✅ 接納刻板印象與偏見的普遍性
✅ 培養情緒韌性
✅ 提升您的溝通能力
在治療中,我們專注的關鍵領域之一是幫助您培養文化智商(Cultural Intelligence)——這是一組能讓您在跨文化情境中建立連結並有效合作的技能。CQ包含四個核心面向:
培養動力: 指您對學習與不同文化互動的興趣與動機。
✨ 問問自己:「是什麼讓我對新文化保持好奇心?」
拓展文化知識: 了解文化規範、價值觀及其對行為的影響。
✨ 問問自己:「我對這個文化的溝通方式了解多少?」
建立策略: 有意識地為跨文化互動做準備與規劃。
✨ 問問自己:「在這次對話前,我需要考慮哪些文化因素?」
付諸行動: 在不同文化情境中靈活調整行為,以展現文化敏感性。
✨ 問問自己:「我可以如何調整自己的做法,讓互動更有效?」
在心理治療中,我們將攜手幫助您:
🌱 提升自我覺察力
🌱 制定有效的溝通策略
🌱 在新文化環境中真實而靈活地適應
🌱 即使面對挑戰,依然保持動力與投入感
🌱 探索並整合您不斷演變的文化身份
🌱 處理文化衝擊、思鄉情緒或孤獨感
🌱 更從容且自我關懷地化解內在衝突
🌱 培養情緒韌性與應對策略
🌱 強化您的文化智商(CQ),讓跨文化溝通更自信
🌱 無論身處何地,重新連結並找回歸屬感
透過培養文化智商(CQ),您將能以更自信、敏銳且靈活的姿態應對跨文化情境。
更宏觀的視角:跨文化經歷與多元交叉性 (Intersectionality)
這篇文章主要是為在國外生活與工作的人而寫——那些在新環境中摸索前行,並經常在日常生活中面臨文化差異挑戰的人。在不同文化之間穿梭,往往會引發對身份認同、歸屬感與人際連結的深刻思考。
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意識到,跨文化經歷不僅僅發生在國界之間,它還可能以其他形式呈現,例如:
種族與族裔身份
性取向與性別認同
宗教或精神信仰
在社區或職場中屬於少數群體
這些身份層面為我們的跨文化經歷增添了更多維度與複雜性。它們不僅影響我們所面臨的挑戰,也塑造了我們理解世界與與人互動的方式。
在未來的文章中,我將進一步探討「多元交叉性」——也就是不同身份層面如何相互交融——對跨文化溝通、身份認同與歸屬感的影響。
如果您正在經歷這些挑戰,並希望在心理治療中深入探索與成長,歡迎與我聯繫。

最後的思考:成長是一段旅程,而非終點
建立跨文化能力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感到挑戰是正常的,在這過程中尋求支持也是完全可以的。
當我們以好奇心和開放的心態來看待文化差異時,我們便創造了連結、理解和個人成長的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跨文化溝通不僅幫助我們適應新文化,更讓我們以更深刻、更有意義的方式理解自己。
想聯繫嗎?
您是否:
🌎 在國外生活或工作,並且感到難以適應?
🏡 在文化適應或多重文化身份的過程中遇到困難?
🗣️ 想在跨文化關係中更有信心?
💼 在全球團隊或多元文化環境中承受工作壓力?
我提供專注於跨文化過渡和身份發展的心理治療與輔導服務。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了解心理治療如何支持您的跨文化旅程。
作者介紹: Dr Tiffany Leung,英國註冊心理學家
Dr Tiffany Leung 是一位心理學家/治療師及跨文化溝通專家。她幫助人們在文化之間找到更多的清晰與自在,無論您是生活在國外、在全球化環境中工作,還是希望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具信心,這篇指南都將為您提供支持。
進一步閱讀與資源
如果您想更深入地探討這些觀點,以下是一些有用的書籍和資源: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by Darla K. Deardorff
Basic Concept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Milton J. Bennett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by Geert Hofstede
The Culture Map: Breaking Through the Invisible Boundaries of Global Business by Erin Meyer
Cultural Intelligence: Surviving and Thriving in the Global Village by David Livermore
Cultural Intelligence Center – tools and assessments for building cultural intelligenc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