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與心理健康:文化適應如何影響你的身心健康
- Dr Tiffany Leung
- 3月31日
- 讀畢需時 10 分鐘

Introduction
搬遷到新的國家常被形容為一場改變人生的冒險——充滿了興奮、探索與機會。但較少人談及的是,這段轉變對自我認同與心理健康的深刻影響。
許多人在遷移前並未預料到可能面臨的情緒挑戰,這往往使經歷變得更加困惑與孤立。
我熱衷於探索文化如何影響我們的自我認同與歸屬感。
在我的工作中,我支持個人與團體應對跨文化生活帶來的情緒挑戰與變化。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文化適應過程中心理健康的變化、這些經歷為何如此情緒複雜,以及在遷移與跨文化生活中,如何不僅安然度過,還能茁壯成長。
文化適應與身份轉變
當我們遷移到海外時,離開的不僅是物理上的家園,還包括熟悉的文化規範、語言、傳統與支撐我們身份的社交網絡。這種文化失落有時會帶來類似哀悼的情緒,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文化喪失」(Cultural Bereavement)。許多移民者會思念曾經習以為常的習俗、美食,甚至是那些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互動。
與此同時,內心也在進行一場自我協商:我該如何在適應新文化的同時,維繫與原文化的聯繫?在這個過程中,我又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我未來的新自我是誰?
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在努力平衡原生文化與新文化的期望時,身份可能會悄然轉變。
對某些人而言,這是一段賦權的旅程,讓他們得以發展出多元文化的身份。然而,對另一些人而言,這可能帶來一種「無處歸屬」的失落感。
這些經歷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尤其是當移民者同時在應對其他生活轉變與挑戰時——無論是人際關係、職業壓力、健康問題,或是離家所帶來的複雜情緒。

心理健康挑戰:遷移者常見的心理困擾
遷移往往伴隨著一系列壓力源,對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其中常見的挑戰包括:
語言障礙:語言隔閡可能使日常互動與建立聯繫變得困難,增加孤立感。
歧視或排外情緒:遭遇歧視或排外情緒可能導致被排斥感,或產生難以被完全接納的失落感。
經濟困難:失業或就業不足常讓本就充滿壓力的遷移階段雪上加霜。
社交支持減少:遠離家人和朋友,失去曾經情感上的依靠與支撐,可能讓人感到孤單與脆弱。
邊緣化感:有時,遷移者會感到自己既不屬於原生文化,也難以完全融入新文化,產生邊緣化與歸屬感缺失。

這些挑戰在定居初期尤為艱難。許多人在剛抵達時會感受到更強烈的情緒波動,因為他們正努力適應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然而,儘管這些困難在初期可能令人不知所措,許多移民者最終仍能找到適應的方法,建立新的聯繫,並在新社區中創造有意義的生活。
促進健康適應的關鍵因素
人們往往比自己想像中更具韌性。研究顯示,儘管遷移充滿挑戰,許多移民者仍能在新國家建立充實且有意義的生活。以下幾個關鍵因素有助於促進健康的適應過程:
強大的社交連結:無論是與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聯繫,或是與當地人發展友誼,強大的社交支持對情感上的支撐至關重要。
維持文化傳統與連結:保留與原文化的聯繫能帶來一種連續感與穩定感,有助於保持心理健康。
語言能力提升:提高語言能力能緩解日常挑戰,並增強在新環境中的自信心。
雙文化整合:能夠同時擁抱原文化與新文化的人,往往會擁有更佳的心理健康狀態。
經濟與結構穩定性:包括安全的居住環境與穩定的工作,為情緒健康提供穩固基礎。

例如,一項針對居住在歐洲的喬治亞移民的研究發現,積極參與當地社區並能流利使用當地語言的人,適應情況更佳。而那些感受到歧視、經濟不穩定或被排除在外的人,心理健康狀況則較差。
儘管這些因素對文化適應有重大影響,但適應新文化並不總是一帆風順。許多人在表面上看似適應良好,實則內心經歷著複雜的情緒波動。心理學幫助我們理解這些更深層的情緒變化及其對文化適應過程的影響。
文化適應中的情緒變化與心理學視角
心理學家已經發展出多種理論來解釋人們在新文化中適應的過程。其中最廣為應用的是約翰·貝里(John Berry)的文化適應理論(Acculturation Theory),該理論描述了人們在文化轉變中常見的四種適應方式:
同化(Assimilation):完全接受新文化,並逐漸放棄原文化。
分離(Separation):維持原文化,並有意避開與新文化的互動。
整合(Integration):在保有原文化的同時,積極參與新社會——這通常被視為最健康的適應方式。
邊緣化(Marginalization):與原文化與新文化都脫節,往往導致心理困擾。
研究一再證明,整合型適應——即能夠擁抱雙文化的人,往往具有最佳的心理健康狀態。而邊緣化則與更高的焦慮、抑鬱與身份混亂相關。

每個人的文化適應旅程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些理論與方式只是幫助我們理解多樣經歷的框架,而不是絕對的規則。
無論採取哪種方式,適應新文化的過程往往會帶來情緒上的壓力。這被稱為文化適應壓力(Acculturative Stress),是許多移民者在遷移過程中普遍會面臨的心理挑戰。
文化適應壓力:感受與應對方式
即使是正面的改變也可能帶來壓力,搬遷到海外也不例外。心理學家將適應新文化帶來的情緒壓力稱為文化適應壓力(Acculturative Stress),這可能包括:
因語言障礙而感到焦慮
對陌生文化規範感到沮喪
因失去社會地位或專業身份而感到悲傷
因不斷適應而情緒疲憊
這些感受是遷移帶來的諸多改變與失落的正常反應。
人們以不同方式應對這種壓力。有些人使用積極的應對策略,例如尋求社交支持、學習新技能或採取解決問題的方法。另一些人則可能採取消極策略,例如逃避、否認,或透過不健康行為(如濫用藥物)來緩解壓力。
透過心理治療,個體有機會探索並強化適合自己生活的健康應對策略,包括學習情緒調節技巧、提升人際技巧,以及發展能幫助他們度過文化轉變挑戰的實用工具。
學習並運用這些應對策略還能增強個體的心理韌性。許多移民者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不僅能適應新環境,還在面對人生挑戰時變得更有自信與適應力。

心理抗逆力:在挑戰中茁壯成長
在有關遷移的討論中,壓力與困難往往是重點,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心理抗逆力——即在人生逆境中適應與成長的能力。

心理抗逆力不僅僅是一種個人特質,它還受到家庭支持、友善的社區與資源可及性的影響。例如:
家庭凝聚力:緊密的家庭關係能提供情感上的支撐與安定感。
社區支持:來自文化團體、宗教場所或社會服務機構的支持能促進歸屬感。
個人優勢:樂觀與靈活的思維方式有助於在不確定中保持適應力。
許多具備心理抗逆力的移民者最終發展出更深刻的自我認同,將故鄉與新文化的經歷融為一體。事實上,一些研究表明,心理抗逆力有助於預防抑鬱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等心理健康問題。
因此,透過社區計劃、技能培訓與文化敏感的心理健康服務來支持心理抗逆力,已成為遷移研究與臨床實踐的重要焦點。
然而,即便具備心理抗逆力,遷移仍可能增加某些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理解這些風險有助於我們為處於過渡期的人提供更好的支持系統。
移民群體的心理健康研究發現
移民增加了某些心理健康挑戰的風險,儘管不同群體和背景的結果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關鍵發現:
憂鬱症 (Depression)
全球大約1/6的移民經歷過憂鬱症——這一比例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社會排斥、失業和歧視等壓力因素是關鍵的風險因素。然而,“健康移民效應”(即新移民在初期健康狀況較好)可以在短期內對這一風險有所緩解。
焦慮症 (Anxiety)
移民群體中的焦慮症,包括社交焦慮和廣泛性焦慮症,發病率也較高。法律身份的不確定性、語言挑戰和適應新社會角色等因素往往會加劇焦慮。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難民和尋求庇護者中的PTSD發病率顯著較高,許多人經歷過創傷、流離失所或暴力。一項綜述研究發現,大約1/3的難民 (Refugees) 符合PTSD的診斷標準,這突顯了創傷知情護理的迫切需求。
其他問題
孤獨感、身份困惑和適應困難是廣泛存在的問題,即使它們沒有達到診斷標準。尤其是年輕人,可能在歸屬感上遇到困難,這導致情緒困擾,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能產生自殺的想法。
需要記住的是,這些心理健康問題並不是遷移的必然後果。它們通常反映了社會決定因素——如貧困、缺乏服務和歧視——這些問題是可以透過有效干預來解決的。
儘管這些數據突顯了許多移民面臨的挑戰,但它們也顯示了在需要時尋求支持的重要性——幫助的確能帶來改變。
通過了解這些心理健康挑戰,我們可以採取有意義的措施,支持個人在文化轉型過程中,建立新的生活環境。
在文化轉型中支持心理健康

許多人曾經歷過移民,他們在融入新生活的同時,仍然與自己的文化根源保持聯繫,並建立起有意義的新生活。
移民是一段深刻的生命經歷,它影響著個人的身份認同、歸屬感和心理健康。但這段旅程同時也蘊含著成長、韌性和連結的潛力。
我相信,理解文化適應中的情感歷程是支持移民心理健康的關鍵。文化敏感的心理健康服務、包容性的社區,以及減少障礙(如歧視與貧困)的政策,能帶來切實的改變。
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正在適應跨文化生活,請記住:您並不孤單。許多人已走過這段旅程,並在維繫文化認同的同時,成功建立了新的、有意義的生活。在適當的支持下,文化轉型可以成為個人成長、自我探索和培養韌性的機會。
🚀 在我的下一篇文章中: 《文化回應心理治療: 跨文化心理健康支持》,我將探討文化敏感性治療在實踐中的具體樣貌——它的運作方式、為什麼有效,以及人們如何從尊重並理解文化背景的治療方法中受益。
🚀 在我下一篇文章《為何生活在文化交匯處如此艱難—跨文化溝通與能力提升實用指南》中,我將深入探討一個人跨文化能力的具體表現。
如果您正在考慮尋求心理治療,選擇一位專注於跨文化心理學或移民議題的治療師可能會有所幫助。許多線上目錄(如《Psychology Today》或《Counselling Directory》)允許您按專業領域進行搜尋。
在尋找治療師時,選擇一位能理解或尊重您的文化背景的專業人士,或許能讓您感到更安心和信任。
關於移民與心理健康的最後思考:文化適應如何塑造我們的身心福祉
移居海外不僅僅是地理位置的變化——它更是一場關於身份、視角與經歷的轉變。儘管這段旅程伴隨著挑戰,但它也帶來了成長、培養韌性,以及在文化間架起有意義橋樑的機會。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移民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或正在尋找支持來幫助自己度過這段文化轉型期,歡迎探索我網站上的其他文章與資源。
讓我們一起讓這段旅程變得更輕鬆、更有連結感。

作者介紹: Dr Tiffany Leung,英國註冊心理學家
Dr Tiffany Leung 是一位心理學家/治療師及跨文化溝通專家。她幫助人們在文化之間找到更多的清晰與自在,無論您是生活在國外、在全球化環境中工作,還是希望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具信心,這篇指南都將為您提供支持。
進一步閱讀與資源:
Berry, J. W. (1997).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46(1), 5–34.https://doi.org/10.1111/j.1464-0597.1997.tb01087.x
Berry, J. W. (2006). Acculturative stress. In Handbook of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stress and coping (pp. 287-298). Springer.
Castro, F. G., & Murray, K. E. (2010). Resilience in culturally diverse families. In Handbook of cultural developmental science (pp. 299–317). Psychology Press.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Bhugra, D., & Becker, M. A. (2005). Migration, cultural bereavement and cultural identity. World Psychiatry, 4(1), 18–24.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414713/
Salami, B., Salma, J., & Hegadoren, K. (2019). Access and util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s for immigrants and refugees: Perspectives of African immigrants and service providers. 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 26(3-4), 94–104.https://doi.org/10.1111/jpm.12534
Fazel, M., Wheeler, J., & Danesh, J. (2005). Prevalence of serious mental disorder in 7000 refugees resettling in western countries: A systematic review. The Lancet, 365(9467), 1309–1314.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05)61027-6
Blackmore, R., Boyle, J. A., Fazel, M., et al. (2020). The prevalence of mental illness in 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Medicine, 17(9), e1003337.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med.1003337
Mood, C., Jonsson, J. O., & Låftman, S. B. (2016). Immigrant integration and mental health: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immigrant children in Swede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51(3), 882-912.https://doi.org/10.1111/imre.1225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8).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and mental health care in refugees and migrants. WHO report.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1515427
Comments